.jpg)
十大问题解读资质代办了解建筑行业的细节
资质,对于企业而言,犹如翱翔天际的翅膀,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企业才能展翅高飞,承接自己业务范围内的项目。因此,资质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久的将来,建筑企业将迎来新的资质标准,在新标落地前,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要做:那就是资质分立。资质分立如同为企业穿上保护衣,帮助企业在资质改革后避免新标准带来的损失。如果您的企业拥有专项资质,那么请注意了!下面,让我们一同探寻,哪些情况下建筑企业需要办理资质分立?
一、那么,资质分立究竟是什么呢?
资质分立,如同总公司与子公司因业务发展所需,而进行的资质问题拆分。例如,一个公司渴望发展壮大,不能局限于一个城市或一个地方,或者它需要向多方发展,全面运作。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公司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其他公司。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筑公司分拆时,需要重新确定资质条件。这样,母公司和新成立的子公司在开始各自业务之前将获得单独的建筑资质。也就是说,这是一家公司自己的事,新成立的子公司,必须单独办理相应资质,才能承接项目,开展业务。就如同孩子长大了,买好房子独立住了。
资质分立一般作用于资质转让中,其独特之处在于,企业在持有多个资质时,可以将不需要的资质单独分立到子公司中,再将子公司交易完成资质转让。这一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资质新标的合并问题,企业只需要在资质标准落地前,把即将合并的资质提前分立到子公司中,就能避免两个资质合并,最后再把持有多余资质的建筑公司转让便可以回收成本,避免损失。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小提示,如果企业正在办理一个资质的升级,是不可以再进行另一个资质的分立的。想要办理这一个资质分立的话,必须等正在办理的升级的资质通过并公告后,才可以进行。
二、资质分立合法吗?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通知》,建筑企业对其全资子公司重组、分立,进行主营业务资产、人员转移,在资质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申请资质只要监管部门批准,满足净资产、职称人员等资质标准要求的,可进行证书变更。
由此可见,资质分立是合规合法的。建筑企业只需在重组、合并、分立时,保持资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即可对企业相关资质、人员、资产进行转移。但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企业发生合并、分立、重组等事项,需承继原母公司资质的全资子公司,应重新申请核定其资质等级,所以在资质转移后,建筑企业还需向相关部门办理资质核定。
三、哪些情况下需要资质分立?
1、资质出让方拥有多项资质,需要转让其中一项或几项,就需要进行资质分立,将资质剥离出来再转让。
2、资质整体转让容易被债务问题所困扰,这时可以选择资质分立,将资质剥离至子公司内,只要子公司是新注册未经营过的,就可以避免在转让过程中出现负债纠纷。
3、如果企业所在地没有满足需求的资质,就要到外省寻找合适的资源,而涉及跨省转让时,企业就需要办理资质分立。
4、虽然目前新版的资质标准尚未正式落地,但根据资质改革方案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以下资质将会合并:钢结构专包资质将合并入建筑工程总包资质、装修装饰与建筑幕墙合并为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三个公路专包资质合并为公路总承包资质、两个铁路专包资质合并为铁路电务电气专包资质、两个机场专包资质和机场航道资质合并为民航工程总包资质等。
从去年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资质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精简资质类别是改革政策的重要方针之一,在新版资质标准中,将会把现有的593项资质类别、等级压减至245项,压减幅度为59%,大量的资质将会被合并或取消,如果企业持有多个资质增项,其中难免存在将要合并的资质,因此企业不及时作出应对,将会白白遭到损失。